Personalized arXiv Recommendation Service

Personalized arXiv Recommendation Service

Surrendering to FOMO on important AI “breakthroughs”, I subscribed to Arxiv mailing list. Like all of the subscribers, I can’t read all the submissions in the daily email. To be completely honest, I simply archive the email from my inbox everyday without even opening the email at all. There is a slight chance that I try to browse through titles and abstracts one by one. But I wouldn’t be able to read more than 10 abstracts. There are simply too many to read through.

mxnet里im2rec的坑

用了一下mxnet,感觉速度上确实比Tensorflow快不少。之前试过部署到Moible端[LINK],也挺方便的。 mxnet训练的时候可以通过ImageDataIter从预处理过的rec文件里读图。rec基本上就是一个打包了label和image的大文件。用rec文件配合DataIter做训练,GPU利用率很高。 遇到两个问题,废了些时间。 1.用im2rec.py生成rec的时候,输入文件格式是,图片序号+Label+图片路径。之间必须用\t分隔,不然会有奇怪的报错。 2.im2rec.py生成图片的时候是用OpenCV读的图,然后从BGR转RGB。图读出来是HxWxC,需要转成CxHxW。不然结果自然会差很多。

送几本书

第一次来美国的时候带过来了几本书,都是当年本科在读的时候奉为经典的大部头。这些年,搬家毕业带来带去,敝帚自珍,却也没有真的好好读过。 如果你在湾区,请联系我,找个方法我把书给你。 Code Complete: 豆瓣介绍 算法导论: 豆瓣介绍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: 豆瓣介绍 深入理解LINUX内核(第三版): 豆瓣介绍 UNIX编程艺术: 豆瓣介绍

Cardboard VR

上次开会的时候排队尝试了Google的Cardboard和Oculus,虚拟现实(VR)的体验很真实。于是也不难理解现在VR/AR的火热程度了。Facebook有Oculus,Google有Cardboard,微软有HoloLens,还有Magic Leap的神秘兮兮又牛叉哄哄的演示,也是醉了。大家都看好这个市场,虚拟现实(VR)和增强现实(AR)的市场规模可能会达到1,500亿美元… 为了紧跟社会潮流,果断去大Amazon淘了一个Cardboard来玩,就长这样。 Amazon上有各种Cardboard,大都支持Google Cardboard的Apps。Cardboard主体就一张纸板,还有两个镜片,折了几折就成了前面图上的样子。把你的手机放上去做屏幕就可以体验VR了! 这基本上应该是最经济方便的体验VR的方式了。Cardboard支持很多大屏幕手机,我用的iPhone 6没有问题。用的时候需要凑近镜片去看屏幕。因为近视的关系,我起初比较担心戴着眼镜看不是很方便,实际上把眼镜摘了也看得很清楚。因为其实看到的不是真的3D…屏幕就在眼前不远,不是上千度的近视的话,当然应该看得清楚。 目前各种VR设备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晕动病 (VR motion sickness)。wiki上的对晕动病的解释是: 晕动病或运动病,生活中通常被称为晕车、暈機和晕船,是一种平衡失调的疾病。当人眼所见到的运动与前庭系統感觉到的运动不相符时,就会有昏厥、恶心、食欲减退等症状出现。严重者会呕吐。 这个和有些同学打CS会头晕或者开极品飞车就也能开吐了是相同的原理。可能的一个原因是显示屏的刷新率不够高,我自己用的时候也能不时地感觉到屏幕的刷新率跟不上头的移动。这个时候就会有点“跳戏”的感觉 🙂 据说只有一小部分人是很幸运的天生没有晕动症这个问题的。所以,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是VR厂商们面前的一个难题。当然大家也在积极的寻找对策。简单的解决方法据说是喝点酒… 也有研究科学家表示,在画面中增加一个虚拟的鼻子也可以缓解晕动症 ._. 我自己用Cardboard的时候也没有感觉到这个问题,可能是因为看的时间不是很久。毕竟Cardboard只是用来体验VR的,需要用手托住Cardboard来看,不适合长时间的看。不知道是不是iPhone 6屏幕的问题,看的时候感觉画面不是特别的锐利,有一种显示的分辨率不够高的感觉。但是整体的体验还是很赞的。iOS上的VR Apps不如Andriod上的多。在这里推荐几个值得试试的应用。 Google Carboard 这个是Google官方的应用,可以先通过这个应用体验一下基本的功能。其中有一个街景的功能,可以体验站在各个著名景点现场环视四周的感觉。 InMind VR 这是一个VR的游戏,画面不错,挺有代入感。用头部的动作来完成射击任务,时间不长,值得一试。 VRSE 这个App里提供了不少很有意思的VR电影,影片时间长短合适,非常推荐。有些是记录片,有些是软广,但是通过VR来看,都挺有代入感。 类似的App还有:RYOT。 暂时就发现这么几个,试试看吧 🙂 补充: GermBuster 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,用泡泡攻击细菌。最有趣的是细菌也会吐泡泡攻击你,快被打到的时候3D感特别明显,有种被直接打到脸上的感觉…

PhD们的总结

感叹一下,牛人们不但paper写得好,也很善于总结经验。 一早(好像也不早了…)在Facebook上看到行内CMU牛人田渊栋的PhD生涯总结,行文流畅,条理清晰。不在这里贴全文了,可以在这里看到: [1] 博士五年总结 (一) – 田渊栋 [2] 博士五年总结 (二) – 田渊栋 [3] 博士五年总结 (三) – 田渊栋  写得太好了,值得花时间好好读一读。 也可以对比之前比较火的MIT的Philip Guo的Ph.D Grind看看: Ph.D Grind – Philip Guo 

rlwrap – 命令行下readline的封装

发现了rlwrap这个好东西。 在Mac OS和Linux下一直都用bash,bash下命令的输入都是通过readline这个库来处理的。也就是说,上下箭头查看历史命令,Ctrl+r反向查找匹配历史输入,以及Ctrl+w, Ctrl+a等等操作都是由readline提供的。rlwrap提供了readline的封装! rlwrap runs the specified command, intercepting user input in order to provide readline’s line editing, persistent history and completion. 也就是说rlwrap提供一个输入环境,在这个输入环境下可以使用readline的各种功能。如果一个程序在命令行下接受输入,那么用rlwrap直接就可以得到像在bash下输入那样的效果。 比如一个简单的反转输入行的程序 #include #include #include int main(int argc, char **argv) { using namespace std; string str; cout